
封面照片由 ICHIHO 提供
无论是快照、风景还是建筑摄影,您是否曾想拍摄“所有东西都对焦”的照片?实现这一愿望的关键是“超焦距”。这是全焦距摄影的核心概念,理解它可以让您摆脱对焦的烦恼。
本文将介绍其原理、应用以及在拍摄现场有用的计算公式。
什么是超焦距?
超焦距是在特定光圈值和焦距下,最有效的对焦距离。对焦在此距离时,从“超焦距的一半”到“无限远”都在“看似对焦”的范围内。

照片由 ksk_1990 提供
例如,使用28mm广角镜头和F8光圈时,如果是全画幅传感器,对焦在约2.5米处,从1.25米到无限远都将变得清晰。
通过公式解读超焦距
超焦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出。
Dh = f² / (F × c)
- Dh:超焦距(毫米)
- f:镜头焦距(毫米)
- F:光圈值(F数)
- c:容许弥散圆直径(毫米,取决于传感器尺寸)
例如,使用28mm镜头、F8、全画幅(CoC ≒ 0.03mm)进行计算,
Dh = (28 × 28) / (8 × 0.03)
= 784 / 0.24
= 3266.6... ≒ 3277 mm ≒ 约3.3 m
也就是说,对焦在3.3米处时,从1.65米到无限远都将对焦。对于APS-C,CoC约为0.02mm,在相同条件下可以从更短的距离获得全焦距效果。

照片由 .aco. 提供
与全焦距的兼容性
全焦距是“将信息加载到整个画面”的摄影表达方式。其关键在于超焦距。使用此技术,风景中可以同时描绘前景的花草和远处的山,建筑中可以同时描绘前面的柱子和远景的空间,快照中可以同时描绘人物和背景的街景。
换句话说,超焦距是使“用一张照片讲述真实关系”成为可能的“视觉蓝图”。